跳到主要内容
信息

“智闻AI“ 是由人工智能编撰的刊物集合,确保您只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,旨在助您消除信息差,突破信息茧房的局限。 了解更多 >>

十年间中国餐桌变化:饮食多样性与农业发展

A Decade of Changes on Chinese Dining Tables: Dietary D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 Decade of Changes on Chinese Dining Tables: Dietary D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 Decade of Changes on Chinese Dining Tables: Dietary D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

十年间,中国人的餐桌经历了显著变化。数据显示,中国人一年能吃掉7亿头猪,广东人一年能吃掉8亿只鸡,上海人一年能吃掉至少3亿只小龙虾。这些数字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。

碳水化合物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。2022年,河北、西藏和江西的人均粮食摄入量分别为181.4、176.8、160.9千克。以河北为例,相当于每人每天吃3碗多的面。

肉类消费方面,重庆、四川和广东是全国最爱吃猪肉的省份,而新疆、西藏和内蒙古则更偏爱牛羊肉。2022年,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每年70.57千克。

经济发展推动了食物供应的增加。2022年,中国人均谷物供应量增加了104千卡,相当于一碗饭。然而,谷物在餐桌上的占比从十年前的50.57%下降到48%。

粮食和肉类产量的大幅增加,使中国人的餐桌更加丰盛。1949年,全国仅有13台联合收割机,粮食总产量为2264亿斤。到2023年,粮食总产量增长了5.1倍,达到13908亿斤。

黑龙江连续14年保持全国粮食产量第一,2023年产量达1557.64亿斤。河南的谷子新品种“中谷25”亩产达到625.92公斤,创下华北地区夏谷区谷子亩产高产纪录。

四川是生产猪牛羊肉的第一大省,产量为544万吨,可供100万人吃77年。内蒙古的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0.1%和21%。

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已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,达到493公斤。各地特色农产品如辽宁丹东草莓、广东增城荔枝、江苏阳澄湖大闸蟹、宁夏滩羊等,也得以广泛享用。

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经济的发展,也体现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饮食文化的多样性。

Full article>>